首页 资讯 正文

闽西南儿科医联体扩容至41家

体育正文 194 0

闽西南儿科医联体扩容至41家

闽西南儿科医联体扩容至41家

◆与会专家共商区域儿科医疗能力提升与同质化发展路径。

  台海网5月31日讯(导报记者 李方芳 石程罗纳(luónà)/文(wén) 陆军航/图 通讯员 蔡惠州 陈苹)5月30日,第十五次闽西南(mǐnxīnán)儿科(érkē)医联体暨厦门市(xiàménshì)医院协会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儿科联盟工作会议在厦门拉开帷幕,闽西南地区80名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儿科专家齐聚鹭岛,共商区域儿科医疗能力提升与同质化发展路径。

  据悉,自2016年5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(érkē)医院引领启动建设以来,厦门(xiàmén)市儿童医院(复旦儿科厦门医院)持续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,发挥技术(jìshù)辐射带动作用、提升成员单位的(de)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,不断(bùduàn)取得建设成效。9年间(niánjiān)这张儿科协作网从(cóng)初始成员逐步壮大,如今已发展为覆盖41家医疗机构的闽西南儿科医联体,并进一步衍生出51家单位参与的厦门儿科专科联盟,形成覆盖诊疗、教学、科研的立体化协作体系。

织密协作网托举基层儿科力量(lìliàng)

  医联体并非简单的(de)机构叠加,而是(érshì)通过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双轨并进重塑区域儿科生态,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(yīyuàn)的引领,对儿科联盟(liánméng)单位的业务指导,成员单位学科诊疗水平、疑难病的处理能力明显提高。2025年,厦门市儿童医院专家团队再度启程,到晋江市医院、惠安县妇幼保健院、南安市中医院等医(děngyī)联体单位,将三级医院的查房规范、手术指导及科室(kēshì)管理经验植入基层。

  人才培养(réncáipéiyǎng)是联盟的核心纽带。依托“国家基层儿科医(yī)护人员培训项目—厦门基地”,超600名基层医护人员已在云端(yúnduān)课堂注册学习。厦门市儿童医院更创新设立医联体进修生奖学金,为赴厦门或上海(shànghǎi)进修的青年医生开辟上升通道。

科研破冰与急救(jíjiù)通道构筑立体保障

  联盟(liánméng)的深度协作也正在催生重大科研突破。厦门市儿童医院作为核心单位参与的国家级重大项目(zhòngdàxiàngmù)“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婴幼儿动态脑(nǎo)图谱(túpǔ)绘制及语言和社会情绪的发育机制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22ZD0209000)近日获批。该项目将建立中国首个0—6岁(suì)婴幼儿多模态脑发育数据库,不仅关乎学术前沿,更为联盟单位搭建(dājiàn)了高水平的联合科研攻关合作平台。

  而在生死时速的(de)救治战场(zhànchǎng),一张网格化转诊网络已然成型(chéngxíng)。儿科联盟成员单位建立转诊绿色通道(tōngdào),疑难危重症患儿(huànér)通过转诊通道优先安排到厦门市儿童医院(értóngyīyuàn)门诊或者住院诊疗,特别是危重新生儿通过厦门市儿童医院转运(zhuǎnyùn)救护车及转运团队转运入院;危重患儿由厦门市儿童医院PICU转运团队转运,有效地(dì)保障了危重症儿童的医疗安全。对特殊疑难危重病患儿需要转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,通过对厦门市儿童医院开放的绿色通道到上海救治,真正为区域儿童生命安全铺设“高速路”。

数字赋能让优质(yōuzhì)资源跨越山海

  远程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正(zhèng)打破地理藩篱。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指导,厦门市儿童医院积极推进远程平台(píngtái)建设,截至今年5月,已有27家成员单位接入统一远程平台,共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精品课程与病例讨论(tǎolùn)。屏幕上实时传输的手术演示、隔空(gékōng)开展的疑难会诊,增进了儿科联盟成员单位儿科医师的学术交流,整体提升(tíshēng)地区的儿科医疗技术(jìshù),并通过不断地培训达到高水平(gāoshuǐpíng)和同质化的效果。

  2025年,厦门市儿童医院将强化医疗机构间的儿科(érkē)(érkē)协作,向基层下沉儿科医疗资源,促进儿科共建共享。开展儿科专业培训,强化儿童疾病标准化、同质化诊疗和管理(guǎnlǐ)。提高儿童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,创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(zhōngxīn)。

闽西南儿科医联体扩容至41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